—— 返回列表
促进文化交流 维护华文活力
发布时间:2014/9/30 点击数:3768

华山论剑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,华山的精神就是代表崇高的中国精神。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,就是这个意思,论是与文有关系的,是文采;剑是侠士,这都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,再加上好酒,比如陕西的名酒西凤酒代表了中国人的豪气,这些加在一起,表现了我们中国民族优雅的民族性,是中国的灵音。


香港是一座娇小的文化桥梁,有人说香港是一扇开放的窗户,可以任由吸收东南西北风,我说香港是一座娇小玲珑的文化基桥,中国通过它可以走向世界,世界通过它可以走向中国。说香港是娇小,是对地域人口而言,说香港玲珑,因为它是通透的,明确的,在内地被西方称作“铁幕”的年代,香港扮演了重要的文化桥梁的作用,这里说的“铁幕”,在实际意义上,不纯是指中国大陆,台湾在文化思想领域上,对五四运动以来的大陆文化,特别是文学作品,也采取闭关政策,台湾的《动员戡乱临时条款》,把来自对岸的文化以及香港的文化,视作洪流猛兽,香港在两岸之间起了纽带的作用,在那个年代,香港人成为两岸传递信息的中介。台湾的文化信息,是通过香港传到内地的,香港也把中国大陆的文化信息,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,比如鲁迅、冰心、巴金、钱钟书等等的作品,从香港偷偷带到台湾,当年台湾当局如果要是知道是要坐牢的,这种情况一直到台湾1991年,解除了《动员戡乱临时条款》为止,《明报》以及《明报月刊》是1992年才能进台湾的。上世纪80年代,台湾的柏杨先生曾经委托我主持当代中国大陆文学大赛,入选的作家包括贾平凹、莫言、王安忆、舒婷等等,使当代大陆作家开始登陆宝岛,这些稿件全部是通过香港由我中转的,因为内地还没有通邮,柏杨先生出版这本书也是有政治风险的,在这里,我要向已经去世的柏杨先生,他对两岸文学交流所做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。

第二,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,香港除了是两岸文学交流的平台和桥梁,也是西方与中国大陆文学交流的平台和桥梁。香港在50年代到70年代,都有不同的政治背景,不同的文化刊物和文化出版物,因此,香港也可以说是国际文化的瞭望台。这些有政治背景的刊物和出版物,文化类特别是文学艺术,其中当时香港出版了针对学生跟年轻人办的刊物,《中国学生周报》,当时是由美方津贴、友联出版社支持的,这个刊物介绍了大量西方的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潮,创办了20年。另一份与青少年相关的《青年乐园》是它60年代创办的,有中方背景,它当时介绍了一大批继承新文学传统创作的作家,比如舒巷城、海辛等等,此外,针对文学爱好者的刊物还有《戏剧文艺》、《海洋文艺》、《海关文艺》等等。当时销于香港的台湾为背景的刊物有林海音主编的《纯文学》,白先勇主编的《现代文学》,还有一些民间的文艺刊物,这些刊物对香港,特别对海峡两岸,都起了一个文化文学交流的作用。香港当时的中资出版社,三联书店、中华书局、商务印书馆,出版了不少中国大陆文化作家的作品,当年美国驻香港的领事馆以及美国新闻处在香港投下最多的资源,美国新闻社辖下的今日世界社和友联出版社,出版了大量的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作品,这对通过香港这个桥梁,辗转到内地的读者,了解西方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的作品,起过积极的作用。

第三,两岸作家的中转站,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后,不少作家外访,或台湾作家访大陆,因为当时还没有直航飞机,都是通过香港这个中转站。我记得中国大陆出访美国的第一个作家代表团,是由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党委书记冯牧带队的,作家的成员还包括张洁,蒋子龙等等,经过香港转美国,是由我接待的。1979年,轰动中外的海峡两岸作家,在美国爱荷华,自从1949年第一次见面,大陆作家萧乾、毕朔望的往来,也是经过香港转美国,或者后来回北京的,之后艾青、王蒙、丁玲、吴祖光等等,都是经过香港到海外的。香港还为海内外作家提供丰富的发表源地。比如我当时编辑的《海洋文艺》,《海洋文艺》是1979年创办的,到1980年结束。1978年中国内地开放之后,被埋没了已久的老作家,纷纷得以解放,这期间,《海洋文艺》刊载很多知名作家的作品,如沈从文、吴祖光等等,诗歌方面还有艾青、舒婷的作品等等。

第四,香港是率先整理大型文库的一个地方,中国内地刚刚开放,反映大陆现实题材的,当时百废待兴,“伤痕”文学风靡一时。但是,对于整理古代近代的文学工作,却少人问津,所以我们当时利用内地的资源和香港的出版优势,策划了很多套文库。从1980年到1991年,我当时负责香港三联书店编辑部,一共策划编辑出版15套文库,其中1980年,我们和广州发行出版社合作出版《沈从文文集》和《郁达夫文集》。当时我们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,准备整理一套《世界华文文化大观》,先是化整为零,最后配零成套。我们先后策划与内地的出版社合作出版了《历代诗文选》、《历代散文选》、《现代中国作家丛书》、《香港文丛》、《台湾文丛》、《海外文丛》。1991年我开始负责主编明报月刊了,拨出大概四分之一版面刊登海内外文学作品,余光中先生跟贾平凹先生都曾经登过不少文章。明报月刊是金庸1966年创办的,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,金庸恐怕中华文化受到了摧毁,所以他创办了文化杂志《明报月刊》,希望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。《明报月刊》在两岸起了很大的作用。比如,当时中国最早的“伤痕”文学。还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最初的伤痕文学,陈若曦写的如《大青鱼》、《尹县长》、《耿尔在北京》等,都是七十年代在《明报月刊》发表的。至于聂华苓《桑青与桃红》在台湾《联合报》连载,也因政治原因被腰斩,也是后来在《明报月刊》全文登载的。不管怎么样,香港从40年代到现在,肩负着中外两岸文学交流的桥梁,它的地位的重要性,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。后来我们还策划了一套《2000年文库》,我当时还筹办了一套《世界华文文学精读文库》,我们请了海内外20多个学者专家组成了编委会,其中有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马悦然,有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,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,他们组成了一个28人编委会,选了50个海内外华人作家,以票数最多为准,其中包括余光中先生、贾平凹先生等等,都选在里面了。在这里我顺便一提的是,贾平凹先生的《浮躁》曾经获得美国美孚飞马奖,当时是1991年10月在香港颁奖,是我代表香港作家联会,颁发给贾平凹的。

第五点,香港是华人文学的交汇之地,三四十年代为了逃避战争以及拘捕,不少进步艺术家作家南来香港避居,这些作家有很多都很有名的,比如萧红、端木蕻良、骆宾基、戴望舒、张爱玲等等,南来作家还包括读者最多的金庸等等,后来在香港长居的刘以鬯、叶灵凤、曹聚仁等等。海内外知名作家经常在香港讲学,参加文学活动。40年代,鲁迅著名的演讲《无声的中国》,就是在香港女青年会演讲的。内地大概在1991年,在曾敏之、刘以鬯及本人的倡议下,曾发起在香港成立「世界华文文学联会」,并在香港举办了成立的筹备会议,当年的中文大学校长、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高锟,曾亲自在筹备会议上致辞,认为在香港组织「世界华文文学联会」是适时和具深远意义的。后来这个年会,在2006年10月份,在香港才正式成立。在2007年我们出版了大型文学杂志《文综》季刊,发表了海内外华人作家的作品。2005年我们成立了世界旅游文学联会,我们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华人旅游文学学术国际研讨会,凝聚了海内外学者、专家、作家一百多位。我们在四年前,成立了香港世界文艺研究联会,每两年举办两岸四地及海外作家、研究专家的研讨会,余光中先生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。香港是非常特殊的,自从1997年回归中国大陆以后,在一国两制的模式下,言论出版、信仰,还是相当自由和开放的,所以,它还是可以左右逢源,可以葆有它的文化桥梁和窗子的作用。诗人艾青曾经说过,华人文学不但有悠久的历史,而且有非常丰富的传统,华语是表现力极强的语种。华文文学可以和世界最优美的文学比拟,他说文化像水、像空气是会流动的,文化在交流中产生影响,只要善于吸收,善于借鉴,就会发扬光大。

最后,我想引用余光中先生在两岸四地文学研讨会的一句话,我们有责任来维持中文的活力。

 

潘耀明  香港作家联会主席、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
 
(本文根据潘耀明在“华山论剑 中国精神”两岸四地顶级学者论坛暨2014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峰会上的演讲整理)


COPYRIGHT © 2017 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技术支持:摩高互动   陕ICP备19019362号   网络公安备案号:61019002002160

地址: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丈八一路 绿地SOHO B座16层   招商电话:15929988245   客服电话:400-633-1969